公司光学工程学位点现有教师4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名,硕士生导师18人,具有境外经历教师9人。学科点先后选派了6名教师前往境外开展博士后研究和访学交流,自2019年以来,已经引进了11名优秀青年人才。学科点教师先后获得马鞍山市十大杰出青年、安徽省教坛新秀、beat365官网高水平导师、beat365官网青年学者/青年英才、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学科点现有4个科研团队,分别是光电功能晶体与器件、钙钛矿光电器件、光电新能源和计算图像工程科研团队。这些团队旨在凝练学科方向,开展有组织科研。建成6个科研平台,分别是大功率光学功能晶体与器件、钙钛矿光电器件制备与表征、光电功能材料制备与测试、量子光学、激光雷达、计算成像和视觉检测科研平台,为公司产品提供平台支撑。
近五年,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含面上3项,联合5项),省部级项目23项,产学研课题30项,科研经费980.7万元。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Optics Lette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B/E、OpticsCommunications、光学学报、物理学报等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等高水平论文130余篇,并获得23项授权发明专利。与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悉尼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相关课题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上海梅山钢铁、中电泰日升、安徽易芯半导体、安徽中科未来技术有限公司、安徽萤瞳科技有限公司、马鞍山市江南光学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面向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三个特色学科方向,即光量子信息技术与器件、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智能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
1.智能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方向
围绕智能制造工业检测、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的社会需求,从事环境光学探测新方法、技术及应用研究。主要开展区域污染探测技术、大气活性成分高灵敏探测技术研究,并应用于复合污染形成机制分析、区域污染分布、工业园区污染排放监管等领域,开展计算成像与视觉检测研究,并应用于钢铁、智能制造现场的二维、三维尺寸测量及缺陷检测等领域。本方向力争把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服务企业实际需求,与上海梅山钢铁、中电泰日升、安徽易芯半导体等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所设计开发的视觉检测系统已经用于生产一线。
2.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方向
围绕国家新兴产业需求导向,旨在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主要研究领域有:1)稀土发光材料与器件方向从事稀土发光材料与器件的合成、光电性能并探索在照明显示、传感探测、防伪、生物、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应用。2)大功率光学功能晶体与器件方向主要研究人工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晶体物理性能及相关器件。3)光电催化及燃料电池方向主要通过设计全光谱响应太阳能光电催化材料,提高光电解水能效,进行分解水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研究。4)钙钛矿光电材料方向以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光电材料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钙钛矿材料与器件性能间的构效关系。本方向具有稳定活跃的团队队伍、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3.光量子信息技术与器件
本方向主要研究光场量子态的产生、操控和测量、相变与临界现象等。
利用光学二阶非线性过程产生连续变量压缩态和纠缠态光场,然后进行多路干涉并结合光电控制实现多组分量子信息处理,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A,OpticsExpress等期刊发表。在前期纠缠源制备、量子逻辑门和量子相变的研究基础上,近三年在高频量子测量、量子传感、量子通讯和表面临界量子相变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两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两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B。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研究工作集中在基于伊辛模型的多量子比特信息处理上,以应用于一些特殊场合的优化组合问题。
标志性工作方面,丁成祥教授在PRL发表量子自旋系统表面临界性质的成果,郝树宏副教授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张哲珅教授在PRL发表纠缠辅助通信在有损和嘈杂波色通道上超越经典容量的实验工作,曹加锋副教授与南京工业大学邵宗平教授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发表质子陶瓷燃料电池综述论文。科研项目方面,王东、丁成祥两位教授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莫绪涛副教授和宝武集团上海梅山钢铁股份公司开展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学研合作,丁守军副教授与合肥物质院、安徽中科未来技术有限公司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优秀员工方面,李勇教授指导的2019级研究生李思兴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关于钙钛矿量子点玻璃综述论文并获得安徽省优秀硕士论文,丁守军副教授指导的2021级研究生任浩获得宝钢优秀员工奖学金、安徽省研究生创新创业之星、安徽省研究生学术之星。
截至目前,学科点已有两届共计11名毕业生,现已全部就业,其中3名同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其余同学进入高科技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学位点员工获得宝钢优秀员工奖学金、安徽省优秀硕士论文、国家奖学金等。积极支持研究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得数学中国数字建模国际赛全国二等奖、第十四届中国老员工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等国家级奖励3项,第十四届安徽省双百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安徽省“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铜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依托学院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组建研究生科普教育志愿者队伍,围绕“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等各类主题对周边中小员工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启蒙教育活动40余次,科普服务中小员工2000余人次。